杨钧文

艺术网站
网站首页 | 艺术简介 | 艺术展厅 | 艺术家相册 | 书画知识 | 名家点评 | 展览记事 | 访问大中华书画网
艺术简介
杨钧文

      杨钧文,1983年生,祖籍河南郑州。毕业于湖南大学,获文学学士学位。毕业后主攻国画,以山水为主,兼习花鸟。喜书画,好收藏。作品取法宋元诸家,又吸收明清营养,深研传统,风格清新俊秀。多年来对艺术孜孜以求,心追手摹。作画十余年来,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、省级展览并获奖,并被国内外等地友人收藏。其中青绿山水作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收藏。
&nbs...(详细介绍)

中国书画动态 更多
·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在北京开幕
·【152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151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150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149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148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147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146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145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专场8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44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43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42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41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40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39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38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36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35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37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书画鉴赏知识 更多
 
名家点评

古风新韵 绘事文心

发表时间:2016/12/28 11:07:49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赏评杨钧文的国画艺术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文/张凯
       在我所认识的国画艺术家中,杨钧文是非常年轻、好学谦逊且极富才情的一位。他一直致力于诗文书画等传统文化的研究,特别是潜心书画创作十数年,取得了不小的成绩。在绘画艺术上,他熟稔传统,精研经典,博采众长,融书法于画法,蕴诗情于画意,抒文心于画境,已经初步形成了个性鲜明的绘画风格。
      观杨钧文的国画作品,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清雅醇厚、古气生韵、平和自然,这也正是他绘画作品的整体气象。他善于取舍和经营布局,特别是变化多端的虚实取势和元气淋漓的笔墨表现,使绘画充溢着浓郁的韵味和蓬勃的生命力。
      我们不难看出,目前杨钧文的国画是追慕传统绘画境界的。中国历代著名画家大都是他学习和借鉴的对象,比如他大胆吸收宋四家、元四家、八大山人、吴昌硕以及陈少梅、张大千等近现代大师绘画艺术的精髓,融会贯通,作品既得宋元笔致,又具明清墨韵,对于山石的勾勒、林木的点染以及整体意境的营造,无不展现了他对传统中国画的美学追求。
      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曾明确提出“作画贵有古意,若无古意,虽工无益”的思想,极力推崇“古意说”,虽然仅代表了他作为“复古派”的绘画价值取向,却从侧面揭示了中国画创作中学习传统的重要性。以此来观照,可以说杨钧文是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。在这里我想说明一个问题。“师古人,不如师造化”,这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众人皆知的一句名言。看似“师古人”和“师造化”是相互矛盾的,而实际上两者相辅相成,展现的正是绘画中传统与创新的关系。传统和创新不矛盾,传统的基础越扎实,创新的路子就越宽阔。没有传统就想创新,犹如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,是没有生命的。正如近现代著名画家陆俨少所言:“因为古人一切技法,不是关了门凭空想出,也都是从造化中不断实践提炼而来。师古人可以省去很多气力,这个借鉴的有无,差异很大。但是停留在古人的技法上,也不对,必须有发展创新,这就需要师造化。”杨钧文在绘画上的追慕传统,师古而不泥古,实际上是向传统的致敬。
       杨钧文在传统绘画上的深厚功底,为他绘画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这充分体现在他对笔墨语言的运用上。笔墨是中国画的根基,笔墨之美是中国画的创作精要,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、哲理思考、审美表达及情感宣泄的全部内涵浓缩的精华。杨钧文对于笔墨技法的运用已十分娴熟,他绘画中的花鸟鱼虫、山川水石、林木泉瀑、房宇桥梁等无不笔精墨妙,无论勾勒、皴点,还是破、积、烘、染,都是有出处且极为精到。他下笔前慎思,起落时大胆,用笔劲键有力,抑扬收放有度,顿挫转折有势,笔性老到;他用墨极尽变化,浓淡干湿适宜,水墨恣意纵横,充满节奏感,极有韵味。当然,“笔墨取于物,发于心;为物之象,心之迹。”若上升到笔墨的精神意蕴,我认为杨钧文国画中诸多《诗意图》的描绘,可以说是对笔墨精神的最好阐释。
       我们去看他那些“古意”盎然的遣怀之作,隔着时空和距离赏读,所营造的“自娱自乐”的瞬间,展现的是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,淡泊宁静,似与被遗忘的内心对话,倾听诗心完全而纯粹的声音,使文心驻留自由而诗意的空间。这是杨钧文国画艺术的可贵品质。
      艺术贵有生命。杨钧文长期坚持在继承中发展,在探索中创新,其国画作品中看似传统点、线、墨、色的运用,实际已融入自我情感和审美体验,他用当代人的智慧和心性给予传统理法新的阐释,是一种最真切的生命关怀和感悟。
    《墨君题语》有言:“绘事必须多读书……,自然胸次廓彻,山川灵奇,透入性地时一洒落,何患不臻妙境?”怀揣梦想,笃定前行,我相信勤奋务实的杨钧文不久必将会在绘画艺术上有新的突破,让我们期待着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5年7月于郑州清波草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(作者为中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评论家,书画家)

 
 
将该展厅添加到收藏夹 |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| 向外界推荐我的展厅
池沙鸿艺术官方网站 国际席位号:783